熱門文章

2012年2月17日 星期五

陳家族譜

台南府頂打石街陳家二兄弟
此文因參考一些歷史文獻整理後再書寫,故行文略古,若有艱澀之處請再度咀嚼,也借此重溫一下國文課作業的感覺。

清乾隆中葉、福建泉州府晉江縣南門外十三都蔡隸鄉,陳沛宇的五子陳琛、字植寶(註1)、又字植桂、號篤齋,單身渡海來台,卜居鹽水港堡番仔寮,經商致富,廣置產業,娶妻高氏閨名草,生六子,三子及五子夭逝,六子早殤,長子煥東自幼充聰潁,及長即進嘉義縣庠

陳琛不久就在當時的府治(現台南市)頂打石街(現民生路)營建宅地、即陳家祖厝(註2)。落成後,全家移居台南新蓋的大厝,此屋依閩南建築風格建造,屬富裕人家的規格。 嘉慶二年(西元一七九七年)篤齋公離世,二年後夫人高氏亦逝。後來煥東被召成修撰"臺灣縣誌"的成員之一。 嘉慶十五年被臺灣巡道報省為"優貢生"(註3),送部考試。同年赴京入太學朝考,被錄取為三等。 嘉慶二十年回福建省任職縣教喻,開始任職官場生涯,就此、煥東一家就離開台南在福建定居,其後,據聞其子孫後回台定居於鹽水港。

二子煥西亦於嘉慶二十四年赴省參加己卯科鄉試,考中魏本唐榜舉人後回台南祖厝定居。 煥西長孫欽熊成長後娶蔡眉(微)為妻,蔡氏為當時台南富道人家"憨人仔舍"親戚,嫁陳家時陪嫁一位貼身丫嬛隨身伺候。婚後多年蔡氏一直無孕,欽熊就收蔡氏貼身丫嬛楊芙蓉為妾,生三子,長子清越(絕),次子清吉(育有七子),三子清景(亦絕)。 蔡氏在此後才生一子、名清標(後娶徐纏、育五子二女)。 頂打石街陳家長孫的孩子就只此二異母兄弟。

陳家兄弟二人或因異母、二人個性迴異,長子清吉身材高挑、好習武精雙刀及拳術,好公義打抱不平。據清標長子本烈回憶,清吉曾向其敘述仗義以雙刀對付搶匪事蹟,過程精彩,略述如下:
一日(清朝統治時期),清吉得知在打石街不遠有商家被人強行侵入強劫,立即手提雙刀急奔商家。快到時、眼見歹徒得逞欲離,及時喊聲"別走!",歹徒回身拿出一把槍欲瞄準而射,眼看有槍瞄準清吉急撲向前就地翻滾、近歹徒腳邊時雙刀揮出砍向雙腳,歹徒跳起迅速逃逸,因歹徒有槍、他也就不再追殺了。
另有一則參于台南大南門禦匪事件亦甚精彩另列文敘之。

日人統治之後、清吉從事當時日人需求的新行業養牛賣牛奶,被稱"牛奶吉"。他不滿日人統治,於ㄧ九一五年參與余清風在西來庵策劃的抗日行動是為西來庵事件,然事敗被捕,下獄五年。其間牧場及家業親人皆委託其弟代為照顧,也因此種日後下兄弟鬩牆清標搬離祖厝的悲劇。現今台南市西門路正德街口土地廟被列為西來庵事件紀念館,其中有陳清吉的照片掛在靠門之處。

二子清標身材偏小,個性溫和好書經,甚具文人個性。喜習文弄筆因而結交不少文友,曾跟連橫有過交往。跟一群文人在孔廟教漢文(日人來後只施日文教育)以讓孩童學習漢文。後來在孔廟成立"以成書院"延至今日,在現今孔廟後廂書院懸掛的前輩名牌裡可看到其名。

清吉服獄五年期間清標代管一切事務,因是文人又個性溫和在生意上常吃虧。他從書上得知外國乳牛乳產量大,自國外引進,然因水土不服再加上顧工偷乳私賣,牛隻相繼死亡財物損失慘重只好結束牧場,兩家近二十口的生計勘慮。清吉出獄後因失牧場又因其他事務而對清標無法諒解,兄弟交惡。清標於大正十二,三年間帶妻子徐纏和七位兒女、最小女兒還抱在母懷中、離開陳家祖厝遷住台南大人宮附近(今日東門圓環旁)。白天在布莊當帳房夜間開私塾教漢文和記帳,其長女絳雪亦學會此二專長。

清標一直為離開祖厝兄弟不和之事及收入微薄所苦,三、四年後憂鬱離世,年約四十五。
清吉獄中受嚴刑導至殘廢,身體無法伸直,於戰後離世,享年八十。


註1:陳家從第十世起為家族男孩定下二十字"鐘沛植煥增欽清本榮培銘森深炳在錫汝樹熙基",依輩份順序作為取名字的第一字,如 鐘字輩是沛字輩的父輩,餘此類推。
註2 :陳家祖厝後因子孫多有不同的意見,就被擱置,無人負責。在民生路拓寬時被拆,全拆與否清吉家族應知詳情。約兩百年的大 厝就此消失,憾事一件。
註3 :優貢生始於雍正二年,各省學政每三年於其學所報優行生擇尤者會同巡撫送部考試,朝考後一等任知縣,二等任教職,三等任 訓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