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2012年2月13日 星期一

從唐山渡海而來的一對父女

應該是清光緒末期,西元十九世紀結束前2,3年。當時台灣剛被滿清割讓給日本3,4年時。

一位陸姓男子帶著自己的ㄧ位女兒從唐山搭船,經過當時被海峽兩邊漢人稱為"黑水溝"的台灣海峽、到達台灣南端的枋寮港。

陸姓男子的身家及出身無人知曉,只帶那位女兒和一些隨身行李、那女兒的年齡約5,6歲左右,也不知他停留在枋寮的時間。

沒多久此陸姓男子將她女兒託養於一楊姓人家,自己一個人外出做生意此後就音訊杳然全無聯絡。該女孩後來被楊家收為養女,改姓楊名字叫進金。

由於養女要作家事雜務、所以她沒纏足。但也因此讓她有了作事和修理東西的能力。長大後嫁於出身枋寮但在台南居住於水仙宮旁的林家屘子林樹。嫁入林家後、因是最小的媳婦、大量的家務由她負擔,但她自幼就已吃苦耐勞,故不以作家務為苦。她夫家富裕,在枋寮有田地,雇用雇農耕種,另在台南有生意由林家的長子經營。林樹每天練字、吟詩作詞,從無作過任何生意。 由於家族龐大家事煩多,楊女的生活不比僕人輕鬆,日子就在如此的情況下過了。

1926年、她已育有四男二女、在一次到水仙宮菜市場買菜時,看到真耶穌教會在佈道。她停下聽了ㄧ些道理,心裡感到極大的感動和快樂。在林家、她的地位不高,先生又因傳統的對婦女忽視、不會考慮到她的難處,只知讀書、練字,認為婦道人家所處裡的事不值得費心。個性強的她也不向人抱怨,再多的苦也不找人訴苦或借機發洩,盡自忍下。聽到了教會的道理讓她心裡的委屈、痛苦得以舒解。自此、她便經常到在水仙宮附近北勢街剛成立沒到一年的台南真耶穌教會聽道。在當時信基督教常被視為背叛傳統、尤其在大父戶人家裡更是禁忌。當她被發現到教會聽道後,林家的人給她極大的壓力要她放棄,甚至被先生打,雖有如此的阻礙、她還是照常去教會聚會。

林樹看她並不因阻擋而放棄聚會,也隨她到教會要聽聽看到底講些什麼東西會讓她那麼著迷。聽過道裡後覺得並不違反他所讀的四書五經的教訓,其中還有ㄧ些平常沒聽過的道理,他也就不反對了。後來楊女就把孩子們全帶到教會來參加聚會。

1928年1月1日、她帶著六個孩子、四男(林天申、林天塗、林天鏸、林天庶)二女(林碧雲、林碧雪),在當時才開通不久的台南運河接受由日人長老須田彼得施行全身浸禮的大水洗、成為台南真耶穌教會的信徒。

林樹喜歡唱歌,唱讚美詩是他的一大樂趣,一次在聚會唱詩時、當他唱"聖哉!聖哉!聖哉!.."時這倆字在他眼前越唱越大。他了一下,他是讀書人,文字對他來說有它的神聖性,此現像對他有相當大的啟示和意義。後來在1929年他也受洗歸入基督。

就此、林家人就因楊女對道理的堅定追求而全家成為真耶穌教會的信徒、且一直延續到今日。



這是我的外祖母的故事。

1 則留言:

Zoe 提到...

實在是寫的很不錯, 我先試著流言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