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2012年2月23日 星期四

5813足跡





快速閃過的深刻畫面、 尖銳的喚起靈魂深處的顫慄; 每再一次的REPLAY、就好像又將過去--再失落一次、 直到驚醒時….已年過六十。.

嘆、時光如梭啊!  嘆、你再大的豐功偉業, 也換不回 那半頁的年少青狂啊! ….. 228秒串聯出4年的風花雪月……。 依此、 百歲人瑞亦不過 6140秒而已。

鐵嘴說:『既然那麼震撼、 就趕快把它給寫下來嘛…. 』。  老鐵,  這些鐵鎚畫面、 只敲普仁崗上那群5813的心呀!  那種感受、寫不出來啊! ….就是寫的出來, 能懂者又幾人?

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

壽喜燒

坂本九最著名之作品為《上を向いて歩こう》(中文直譯:昂首向前走,但在英國發售時則為了好記,而改取為與原意毫無關係的「Sukiyaki」,為日式料理「壽喜燒」之意)。這首歌除了在日本世代傳頌外,甚至在美國也很受歡迎,並曾在1963年連續三星期(6月15日6月29日)蟬聯美國BillboardHot 100冠軍。美國公信榜自1958年設立至今50餘年,本曲依然是唯一曾登上該榜冠軍的日文歌曲。本曲也進入了英國單曲榜前10位。此歌的歌詞內容大約是講述一名孤獨一人在夜裡徘徊的男子,必須藉著抬頭向上望使眼淚不致落下的情景。自從發行,《Sukiyaki》世界各地總銷售量估計超過1300萬張。及後此歌於1981年由美國女子R&B組合A Taste of Honey翻唱,同樣與原曲一樣大受歡迎,並曾榮登美國100首最受歡迎歌曲流行榜達24周,最佳排名是第3名;此歌曲於1981年由香港歌手杜麗莎翻唱為粵語歌曲《眉頭不再猛縐》(收錄於大碟《情深惹恨苗》);此歌曲於1994年由另一R&B樂隊4 P.M.再次打入十大。

2012年2月18日 星期六

爸爸的耳光


爸爸的耳光
在我們的童年記憶中家裏執行家法的角色一直都是媽媽。爸爸則永遠是一個甘草人物,沒有威脅。經常神來一筆,樂天快樂,雖沒什麼幽默感,卻非常好笑。在我的記憶中,我們五個小孩,都沒有人被爸爸修理過。以下我要敘述一件我跟爸爸之間的一件事。這一件事只有我跟爸爸知道。
由於大姐(Amy)、大哥(Robert),兩人在念小學時(永福國小),成績一直非常優秀。一年級到六年級兩人都名列前茅。加上爸爸、媽媽,很善於巴結老師(逢年過節都送大禮),課後補習的「束脩」又比一般的行情高出兩倍。所以『雙喜』的小孩變成永福國校老師的搶手貨。這一種迷思一直到我進永福國校後才被打破。我記得我5年級時,『蔡德銓』老師曾當面問我:『你真的是陳榮蒼的弟弟嗎?』。當然不用多說,我的成績如何各位看倌應該心知肚明。
話說六年級時,面臨『初中聯考』(當時義務教育只有六年),應屆350位學生模擬考試,本人考試成績315名。『吳德仁』老師(六年級導師)心中甚是憂慮,心想這位『家長束脩』特大包的學生,成績如此嚇人,我將如何對其雙親交代(這就是拿人家的手軟)。於是心生一計,利用每周星期日的白天,叫我去他家加強補習(就我一人)。這一種要求,對當時不喜歡唸書的我,打擊非常大。於是我就拿出『楊進金祖母』的精神,拒絕前去,反正爸媽也認為星期天白天是不用補習的。同樣的事件接連發生三次,老師是小有責備,但看在『束脩』的份上,也就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適逢端午節,不例外的,爸爸又騎著他的Scooter,準備著大份的禮物,帶著我去老師家進貢。當老師,面對著爸爸那大份的禮物時,又想起我那淒慘的成績,收不收禮,真是左右為難,如坐針氈。於是老師告訴了爸爸,他對我的特別用心,但我卻不配合。只見爸爸一直對老師道歉,當然在旁邊的我,也點頭如搗蒜的跟著道歉。
回家時、爸爸一路上沒說半句話,我心想以過去的經驗判斷,應該沒事。到家後,爸爸叫我到外面的電線杆旁,問道:『老師叫你去補習時,你沒去,你跑到哪裡去玩?』。我當時是嚇到了,我答不出來,於是爸爸在我的臉頰,輕輕的打了一個「一點都不痛的耳光」。然後說,我叫你出來,就是不讓你媽媽知道,我不會告訴你媽的,但是以後不許這樣!於是我終於逃過了媽媽的『竹子枝炒肉』。
爸爸一輩子只打過我那一個小耳光,但我永遠記的!但是媽媽的『竹子枝炒肉』,則族繁不及備載了。

2012年2月17日 星期五

陳家族譜

台南府頂打石街陳家二兄弟
此文因參考一些歷史文獻整理後再書寫,故行文略古,若有艱澀之處請再度咀嚼,也借此重溫一下國文課作業的感覺。

清乾隆中葉、福建泉州府晉江縣南門外十三都蔡隸鄉,陳沛宇的五子陳琛、字植寶(註1)、又字植桂、號篤齋,單身渡海來台,卜居鹽水港堡番仔寮,經商致富,廣置產業,娶妻高氏閨名草,生六子,三子及五子夭逝,六子早殤,長子煥東自幼充聰潁,及長即進嘉義縣庠

陳琛不久就在當時的府治(現台南市)頂打石街(現民生路)營建宅地、即陳家祖厝(註2)。落成後,全家移居台南新蓋的大厝,此屋依閩南建築風格建造,屬富裕人家的規格。 嘉慶二年(西元一七九七年)篤齋公離世,二年後夫人高氏亦逝。後來煥東被召成修撰"臺灣縣誌"的成員之一。 嘉慶十五年被臺灣巡道報省為"優貢生"(註3),送部考試。同年赴京入太學朝考,被錄取為三等。 嘉慶二十年回福建省任職縣教喻,開始任職官場生涯,就此、煥東一家就離開台南在福建定居,其後,據聞其子孫後回台定居於鹽水港。

二子煥西亦於嘉慶二十四年赴省參加己卯科鄉試,考中魏本唐榜舉人後回台南祖厝定居。 煥西長孫欽熊成長後娶蔡眉(微)為妻,蔡氏為當時台南富道人家"憨人仔舍"親戚,嫁陳家時陪嫁一位貼身丫嬛隨身伺候。婚後多年蔡氏一直無孕,欽熊就收蔡氏貼身丫嬛楊芙蓉為妾,生三子,長子清越(絕),次子清吉(育有七子),三子清景(亦絕)。 蔡氏在此後才生一子、名清標(後娶徐纏、育五子二女)。 頂打石街陳家長孫的孩子就只此二異母兄弟。

陳家兄弟二人或因異母、二人個性迴異,長子清吉身材高挑、好習武精雙刀及拳術,好公義打抱不平。據清標長子本烈回憶,清吉曾向其敘述仗義以雙刀對付搶匪事蹟,過程精彩,略述如下:
一日(清朝統治時期),清吉得知在打石街不遠有商家被人強行侵入強劫,立即手提雙刀急奔商家。快到時、眼見歹徒得逞欲離,及時喊聲"別走!",歹徒回身拿出一把槍欲瞄準而射,眼看有槍瞄準清吉急撲向前就地翻滾、近歹徒腳邊時雙刀揮出砍向雙腳,歹徒跳起迅速逃逸,因歹徒有槍、他也就不再追殺了。
另有一則參于台南大南門禦匪事件亦甚精彩另列文敘之。

日人統治之後、清吉從事當時日人需求的新行業養牛賣牛奶,被稱"牛奶吉"。他不滿日人統治,於ㄧ九一五年參與余清風在西來庵策劃的抗日行動是為西來庵事件,然事敗被捕,下獄五年。其間牧場及家業親人皆委託其弟代為照顧,也因此種日後下兄弟鬩牆清標搬離祖厝的悲劇。現今台南市西門路正德街口土地廟被列為西來庵事件紀念館,其中有陳清吉的照片掛在靠門之處。

二子清標身材偏小,個性溫和好書經,甚具文人個性。喜習文弄筆因而結交不少文友,曾跟連橫有過交往。跟一群文人在孔廟教漢文(日人來後只施日文教育)以讓孩童學習漢文。後來在孔廟成立"以成書院"延至今日,在現今孔廟後廂書院懸掛的前輩名牌裡可看到其名。

清吉服獄五年期間清標代管一切事務,因是文人又個性溫和在生意上常吃虧。他從書上得知外國乳牛乳產量大,自國外引進,然因水土不服再加上顧工偷乳私賣,牛隻相繼死亡財物損失慘重只好結束牧場,兩家近二十口的生計勘慮。清吉出獄後因失牧場又因其他事務而對清標無法諒解,兄弟交惡。清標於大正十二,三年間帶妻子徐纏和七位兒女、最小女兒還抱在母懷中、離開陳家祖厝遷住台南大人宮附近(今日東門圓環旁)。白天在布莊當帳房夜間開私塾教漢文和記帳,其長女絳雪亦學會此二專長。

清標一直為離開祖厝兄弟不和之事及收入微薄所苦,三、四年後憂鬱離世,年約四十五。
清吉獄中受嚴刑導至殘廢,身體無法伸直,於戰後離世,享年八十。


註1:陳家從第十世起為家族男孩定下二十字"鐘沛植煥增欽清本榮培銘森深炳在錫汝樹熙基",依輩份順序作為取名字的第一字,如 鐘字輩是沛字輩的父輩,餘此類推。
註2 :陳家祖厝後因子孫多有不同的意見,就被擱置,無人負責。在民生路拓寬時被拆,全拆與否清吉家族應知詳情。約兩百年的大 厝就此消失,憾事一件。
註3 :優貢生始於雍正二年,各省學政每三年於其學所報優行生擇尤者會同巡撫送部考試,朝考後一等任知縣,二等任教職,三等任 訓導。

2012年2月13日 星期一

一篇感人的故事

日本的諷刺明星兼導演北原武 ,不久前又獲得一個電影的國際獎。

幾年前他的母親去世,他回故鄉去奔喪。
他一直不喜歡母親,因為她一直不斷向這一個兒子 要錢,只要他一個月沒有寄錢回家,母親就打電話給他破口大罵,真是所謂的死要錢。而且北原武越出名,她索取的錢越多。

回到家之後,他還是忍不住! 大哭一場。
想到他一直在外,沒有好好供養媽媽,雖然是死要錢的媽媽,他還是覺得虧待母親。
等辦完了喪事,北原武正要離開家的時候,他的大哥把一個小包袱給了他說:這是媽媽叫我一定要交給你的。

北原武小心翼翼地打開小包袱,看到一本存摺與一封信,存款是用他的名義開戶,存款金額高達數千萬日幣,
信中母親寫道:
武兒,在這幾個兒女當中,我最擔憂的就是你。
你從小就不喜歡唸書,又亂花錢,對朋友太慷慨。
當你說要去東京打拼時,我就很擔心你會變成一個落魄的窮光蛋。
因此我每月從不間斷地要你寄錢回家,一方面可以刺激你去賺更多的錢,另一方面也為了替你儲蓄。
你給我的錢,我一毛都沒有花,你大哥一家把我養得好好的,你的錢就是你的錢,現在就拿去好好利用吧!

看完了信,北原武哭倒在地上,久久站不起來 ....

王永慶曾經說過一句話:
你賺的一塊錢,不是你的一塊錢;你存的一塊錢才是你的一塊錢。

現在的經濟景氣越來越差,全世界都進入了二低一高的時代低成長、低利率、高通膨;
不要小看你隨手花掉的小錢:一杯咖啡、一包香煙、一件衣服 ....
省下它,就有可能改變你的一生。
如果你身邊也有存不了錢的朋友,告訴他北原武的故事,你就有可能成為他這輩子的貴人!

養不起的未來 ~~ 不是收入太少,而是開銷太大!

從唐山渡海而來的一對父女

應該是清光緒末期,西元十九世紀結束前2,3年。當時台灣剛被滿清割讓給日本3,4年時。

一位陸姓男子帶著自己的ㄧ位女兒從唐山搭船,經過當時被海峽兩邊漢人稱為"黑水溝"的台灣海峽、到達台灣南端的枋寮港。

陸姓男子的身家及出身無人知曉,只帶那位女兒和一些隨身行李、那女兒的年齡約5,6歲左右,也不知他停留在枋寮的時間。

沒多久此陸姓男子將她女兒託養於一楊姓人家,自己一個人外出做生意此後就音訊杳然全無聯絡。該女孩後來被楊家收為養女,改姓楊名字叫進金。

由於養女要作家事雜務、所以她沒纏足。但也因此讓她有了作事和修理東西的能力。長大後嫁於出身枋寮但在台南居住於水仙宮旁的林家屘子林樹。嫁入林家後、因是最小的媳婦、大量的家務由她負擔,但她自幼就已吃苦耐勞,故不以作家務為苦。她夫家富裕,在枋寮有田地,雇用雇農耕種,另在台南有生意由林家的長子經營。林樹每天練字、吟詩作詞,從無作過任何生意。 由於家族龐大家事煩多,楊女的生活不比僕人輕鬆,日子就在如此的情況下過了。

1926年、她已育有四男二女、在一次到水仙宮菜市場買菜時,看到真耶穌教會在佈道。她停下聽了ㄧ些道理,心裡感到極大的感動和快樂。在林家、她的地位不高,先生又因傳統的對婦女忽視、不會考慮到她的難處,只知讀書、練字,認為婦道人家所處裡的事不值得費心。個性強的她也不向人抱怨,再多的苦也不找人訴苦或借機發洩,盡自忍下。聽到了教會的道理讓她心裡的委屈、痛苦得以舒解。自此、她便經常到在水仙宮附近北勢街剛成立沒到一年的台南真耶穌教會聽道。在當時信基督教常被視為背叛傳統、尤其在大父戶人家裡更是禁忌。當她被發現到教會聽道後,林家的人給她極大的壓力要她放棄,甚至被先生打,雖有如此的阻礙、她還是照常去教會聚會。

林樹看她並不因阻擋而放棄聚會,也隨她到教會要聽聽看到底講些什麼東西會讓她那麼著迷。聽過道裡後覺得並不違反他所讀的四書五經的教訓,其中還有ㄧ些平常沒聽過的道理,他也就不反對了。後來楊女就把孩子們全帶到教會來參加聚會。

1928年1月1日、她帶著六個孩子、四男(林天申、林天塗、林天鏸、林天庶)二女(林碧雲、林碧雪),在當時才開通不久的台南運河接受由日人長老須田彼得施行全身浸禮的大水洗、成為台南真耶穌教會的信徒。

林樹喜歡唱歌,唱讚美詩是他的一大樂趣,一次在聚會唱詩時、當他唱"聖哉!聖哉!聖哉!.."時這倆字在他眼前越唱越大。他了一下,他是讀書人,文字對他來說有它的神聖性,此現像對他有相當大的啟示和意義。後來在1929年他也受洗歸入基督。

就此、林家人就因楊女對道理的堅定追求而全家成為真耶穌教會的信徒、且一直延續到今日。



這是我的外祖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