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喝完喜酒後鐵嘴說要去一趟學校看看,我們分成兩部車一前一後的的開到中原。本想用傑出校友的身分返校考察,無奈校警不甩我們,把我們驅逐出校。一行人〈周公、鍋蓋、阿喜、鐵嘴〉只得裝出無所謂的樣子開離中原校門〈我的內心蠻幹的〉。
接著由周公帶隊我們繞道一條小巷子轉進以前的伊麗莎白大道。眼前出現的繁華景像無法用38年前那人煙稀少的映象來比較。我們來到一間名為薄膜中心的建築告訴我們這是阿標的老家。一行人環顧四週努力的去尋找38年前的回憶。來到幾間破舊又雜草叢生的房子,就是昔日五畜興旺之家。看著那個房子的格局與鐵窗的花樣往昔的記憶一一被喚起。房子的對面就是以前的彈子房。彈子房那一對客家阿伯夫妻非常友善,他們賣乾麵,映像中他的乾麵並不好吃,每一次都太乾了,打一個小時的彈子只需6元,但是他都算我們便宜一些。
我照了一些照片請馬可po上部落格。今天看到馬可把以前的舊照片,跟我照的照片擺在一起作對比,心中感動不已。那照片中黃金分割身材的帥哥現在已經是個大肚腩的老人了。時間無情的溜過,一幌眼我們都老了。
高中時的我,就讀於台南一中。有一天、父親日據時代的一個日本人友人,來台灣尋根。這位日本人於日據時代也就讀於台南一中。父親帶著我跟著這位日本人,一起坐車抵達台南一中校門口。台南一中那具有歷史意義的校門,已經被一位可惡又膚淺的國名黨教育官僚,以他個人之名重新蓋過了。那位尋根的日本人看著那不一樣的校門,一邊掉著眼淚,一邊喃喃自語:「為什麼要把它打掉」。在回家的路程上,他告訴我父親這個地方有太多兒時的回憶了。
那時的我無法體會這種心情。但是這一次的尋根之旅阿喜面對五畜之家時,那個日本老人的影像又重新浮現在我的心頭。只是我比他幸運因為五畜之家雖已破爛不堪,但它還在。至於為什麼旁邊都蓋新房子了,但是它還維持原樣呢?我不知道!也許在等我們回去尋根吧!
這一趟尋根之旅感謝周公的帶領,再一次的說聲『謝謝』!寫到這裡腦海中突然出現一首歌《those were the days》這首歌是mary hopkin 唱的。請大家一起仔細的聽一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